信息来源: | 发布日期: 2017-06-06 15:23:18 | 浏览量:2517
摘要:
总的来说,产生磨削裂纹的根源在于淬火的马氏体组织是一种膨胀状态,有应力存在,要减少和消除这种应力,应进行应力回火即淬火后应马上进行回火处理,为了防止第一类裂纹的产生,应在150℃~200℃左右回火,为了防止第二类磨削裂纹,则应在300℃左右回火,应该注意300℃的回火会使工件硬度下降。
磨削加工在广泛地被应用,经热处理淬火的碳素工具钢和渗碳淬火钢零件,在磨削时与磨削方向基本垂直的表面常常出现大量的较规则排列的裂纹--磨削裂纹,它不但影响零件的外观,更重要的是还直接影响零件的质量。
磨削裂纹的形状很独特,一眼就可以看出,它与一般的淬火裂纹有明显不同,较轻的磨削裂纹呈垂直于磨削方向的平行线,称之为第一类裂纹。较严重的磨削裂纹呈龟甲状,又叫龟裂或者第二类裂纹,其深度大致为0.05~0.2mm,当用磨削液进行再加工时,裂纹更明显可见,其另一个特点是,磨削时用磁力探伤也没有发现任何裂纹存在,它是在磨削过程结束以后才产生的。
总的来说,产生磨削裂纹的根源在于淬火的马氏体组织是一种膨胀状态,有应力存在,要减少和消除这种应力,应进行应力回火即淬火后应马上进行回火处理,为了防止第一类裂纹的产生,应在150℃~200℃左右回火,为了防止第二类磨削裂纹,则应在300℃左右回火,应该注意300℃的回火会使工件硬度下降。回火时间必须在四小时以上,有时经一次回火后仍可能产生磨削裂纹,可进行二次回火或人工时效,这个方法非常有效。如果零件硬度要求不高,建议在400℃以上回火,即调质处理,这时可不必担心出现磨削裂纹。